内容审计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内部审计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差别也很大,通过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找到问题,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有什么审计原则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内部审计从哪些方面入手
1.坚持审前准备,有的放矢内部审计组需要根据审计的类型和方案,广泛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资料,确立审计重点和方向,明确审计内需,思考需要传达的内容,在审计见面会中予以明确和传达,诸如审计目的、参会人员、方式、时间和注意事项等。
2.坚持闭环管理,有始有终,内部审计组撤离审计现场前的规定动作和必要程序,需要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重点回顾,不便于书面沟通的事项,利用好审计交流会的平台,进行口头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支持。
3.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成效,强化审计过程中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注重揭露重大重要违规违纪问题,注重揭露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引起被审单位的重视,提高交流会的质量和效率,尽量避免泛泛而谈,注重内容大于形式。
4.坚持效率意识,严控时间,要突出重点,把握节点,踏好节奏,时间一般控制在1到1.5个小时,防止时间过短,会不达意,也要防止时间过长,长篇累牍,让被审单位抓不住重点和方向,产生逆反心理,事倍功半。
二、内部审计有什么原则
1.明确权责并确保权责对等原则,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精准定责是审计工作的必经环节,而定责的核心本质是明确权责分工,且需要确保权责对等,依据问题的权力归属界定责任划归。
2.基于客观现实明晰责任归属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审计根本的职业要求之一,如何基于客观现实明确责任划归,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3.信息沟通公开透明交流原则,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精准定责在实务操作中可能需要多部门协同。因此,增强定责过程的信息互通,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精准定责的适当性与可信性。
4.实时追踪动态调整原则,通过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精准定责的实时追踪与动态调整,能够减轻问题定责的不适应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