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了解巩固数据基础
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内容和重点,确定相关电子数据流程,做好审计调查。一是调查组织结构。通过调查部门的组织结构,确定需要讨论的业务部门,再部门业务人员讨论,了解科室内部的业务流程,以及处理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二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调查。与信息中心的业务人员进行讨论,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系统技术文技术文档、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等。
二、数据采集分类标准突出
一是通过数据接口采集(网络连接配置) 客户端配置数据库 ODBC接口配置).掌握SQLSERVER 二是直接复制(sql数据库文件mdf 日志文件.ldf;access数据库.mdb;Excel文件.excel;文本文件.txt;);三是通过备份文件恢复(sql数据库备份。bak文件直接恢复到SQL SERVER中去;oracle.dmpo备份文件racle中还原,再到SQL SERVER中去.)
三、数据整理密切关注关键信息
(一)是数据验证阶段。检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保证数据采集工作准确有效地进行,同时确认收集到的数据,消除遗漏和错误。验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正确性
(二)是数据清理阶段。一是冗余数据;二是去除重复数据;三是身份证转换为18位;四是解决数据中的冲突(不一致)问题。
(三)是数据转换阶段,清楚地识别原始电子数据中的表名、字段名、记录值代码和表相关的经济含义,这需要大量的查询、替换、修改、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每一步的转换都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所以在这一阶段数据验证一定要常伴左右.
四、数据分析模型强化深度融合
一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状态和关系;二是建立业务流程的逻辑关系;三是建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四是建立审计人员的客观实践经验;五是建立审计人员的合理预测。
五、疑问核实反馈实现联动
(一)疑点验证。根据审计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取证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核实和落实发现的问题线索。
(二)疑点反馈。向数据分析组反馈疑点,执行疑点时,对于一些合理的信息和新的问题,通过疑问反馈,及时修改数据分析模型,不断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形成良性闭合循环空间,实现数据分析模型和疑点反馈。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思维观念
为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做好大数据审计工作,首先,审计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审计是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自觉适应当前的要求。其次,要及时改变工作方向和工作思维,培养从问题到数据问题、听数据的思维方式。之后,审计人员应树立自我危机意识,积极适应大数据审计带来的新变化。
加快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降低审计风险,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加快建立审计人员数据采集、管理、使用、电子数据等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数据分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加强政府部门与上下级审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确保审计人员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更新动态,及时纠正数据偏差。加强上下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指导,避免重复工作,提高数据分析质量。
加大对计算机硬件条件和软件技术研究的投入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为了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审计的作用,审计机构必须加大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投入,使审计能够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5.建立审计模式,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
审计项目按类别总结,大致根据审计目标、审计事项、分析思路、实施计划和审计结果编制相应的审计工作模型,经常组织审计部门数据分析团队之间的案例讨论,成功的模型和经验,推广,提高计算机审计质量。
6.增强保密意识,防范数据风险
面对数据丢失、黑客攻击、系统瘫痪、数据篡改等新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提高保密意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审计必要的纸质凭证,应用计算机技术识别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定期检查计算机数据系统是否存在漏洞,成立检查小组定期评估内部系统的安全系数。
7.加强复合审计人才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审计机关除了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培养计算机能力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加强复合先进审计人才的培训,开发方便有效的审计软件,使一般审计人员能够快速开始审计工作,真正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专业审计人才的培训。
以上就是关于“促进基层大数据审计的方法推广和应用大数据审计的建议?”的全部解答,如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