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在不断地挑毛病,实质上就是为了查找各类风险,对每一项业务进行确认评估,还包括各种风险的咨询服务,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一、内部审计需要做哪些工作
1.制定审计方案,对内部审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审计的成败。
2.一个好的审计方案,要综合考虑审计目标、控制风险、经营信息存在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审计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3.确定将要做什么是制定审计方案中比较艰难的一步,每个审计师的做法都不完全相同,但其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4.基本的思路是: 将审计任务分解为若干小目标,列出每个小目标存在的重要风险,找出重要风险与经营信息的相关性,确定需检查的信息,抽样检查信息表明的情况是否与标准(制度法规)一致。
5.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案要以书面的形式制作出来,其中要反映审计任务(小目标)、重要风险、检查的信息、审计师名称、检查结果、工作底稿索引号、审计时间等。
二、内部审计有哪些步骤
1.初始研究:阅读所处行业相关材料;以前的审计发现、审计工作底稿、组织图表、流程图;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
2.形成文档:编制审计项目提示清单;编制内容目录;编制印象记录;准备调查问卷等。
3.会谈:准备工作、会谈计划、实施会谈、整理会谈记录等
4.收集信息:计划信息、组织信息、指挥信息、控制信息等,收集过程中注意总结。5.观察:识别目的、目标和标准;对实现目标的控制;风险印象等。
6.绘制流程图:对被审计的活动绘制出业务流程图、信息流程图、控制流程图。
7.报告:总结前六个步骤的结果,向主管领导提出扩大或者缩小审计范围的建议。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